荣成市以“四化”为抓手 筑牢信用数据基石

发布时间:2025-09-25   来源:荣成市

荣成市坚持以信息化、数字化为引领,把信用信息数据归集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抓,聚焦“双公示”、行政管理等信用信息数据,依法依规实施“清单化、全量化、智能化、价值化”管理,着力提升数据归集的全面性、规范性、精准性,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数据保障。

一、 建立目录,实行“清单化”管理。

荣成市按照国家和山东省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制订了《荣成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查询管理办法》,实行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清单管理,明确界定各主体对于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责任、归集内容、归集时限。同时,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告知、提醒、督导机制和工作台账,督促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严格按照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清单和时间节点及时、客观、完整地采集本行业、本领域公共信用信息,并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报送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二、 建立机制,实行“全量化”归集。

在“双公示”信息归集上,荣成市建立了常态化的督导机制,重点解决迟报、瞒报问题,持续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的归集公示工作,做到“应归尽归、应示尽示”。截至目前,荣成市“双公示”信息的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均达到100%。

在特定领域信用信息归集上,荣成市明确水、电、气等特定领域信用信息归集主体、归集内容、归集方式、归集频率等事项,要求相关责任主体按照归集公示标准做到“能归必归”。

在行政管理信息归集工作上,荣成市梳理明确5类行政管理事项,即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奖励、行政监督检查,合计772项,指导各部门严格按照数据规范填报信息,数据准确率达到100%。

三、 建设平台,实行“智能化”控制。

荣成市打造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全流程管控体系,实现信用信息智能审核、实时更新。同时,加强对信用数据在合规性、完整性、及时性、规范性、连续性、覆盖率、关联度等方面的质量控制,通过信用平台智能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功能,提升信用信息归集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用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可溯、可视、可控,为信用实践应用提供可信数据支撑。

四、注重开发,实行“价值化”应用。

依托公共信用信息资源,荣成市深度开展信用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研发了信用指数类、预警类信用产品,形成全市标准统一、科学权威、覆盖全面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同时,探索多元化信用激励和应用服务项目,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嵌入监管部门业务系统中,涵盖事前查询、事中分级分类监管、事后奖惩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信用风险的识别与预警能力,增强了信用监管的精准度。荣成市还按照公益性原则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推送、信息查询等服务,扩大信用信息应用范围,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效用。

信用荣成微信公众号
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