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关工委:用心用情做好青少年关爱工作

发布时间:2023-05-05   来源:荣成市

近年来,荣成市关工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的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

荣成市关工委按照组织建设“竖到底横到边”的目标要求,把组织体系建设做为关爱工作关键环节来抓。根据机构改革以及工作实际,对成员单位进行调整,由原来的22个调整为29个,并明确了成员单位各自的职责,实现了镇街、社区、学校关工委组织的全覆盖,医院、企业、村关工委组织的广泛覆盖。同时,市关工委按照“切实可行、规范具体、务实管用、运行长效”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了关工委的管理机制、培训机制、联动机制、示范机制等运行管理体系。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了镇街、社区、农村、学校和企业等基层关工委工作制度,促进了基层关工委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行。

为完善“五老”队伍建设,激发关爱工作活力,市关工委广泛吸纳具有丰富的历史、法律、科技知识和身体好、能力强、有爱心的志愿者加入“五老”队伍。在“五老”开展工作时,也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和支持,为担任镇街、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老干部每人每月发放工作补助;为担任基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和副主任的老干部购买意外伤害险,并组织健康查体。目前全市“五老”志愿者累计达到6500余人。市关工委还根据“五老”特长,分类组建了红色基因宣讲团、传统文化服务团、书画艺术服务团、思想道德宣讲团、法治建设宣讲团等“五老”特色服务团队42个,并结合“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关工委组织的创建,利用微信工作群开展网上培训,传达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先后组织开展学习培训14次,受训人员3800余人次。

教育基地建设是开展青少年关爱工作的落脚点,市关工委坚持市、镇街、社区(村企)三级联动,先后投资10亿余元,建设了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文明实践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40余处不同主题的市级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并根据基地内容分类组织施教。目前,荣获省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荣誉称号3处,荣获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处,荣获威海市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荣誉称号3处。各教育基地平均每年开展各类教育活动250余场次,参加学生2.6万人。

此外,荣成市关工委根据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多方面需求,把教育引导和关心爱护青少年结合起来,有效开展了红色基因传承、眼健康防护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先后打造了“郭永怀事迹宣讲团”“红色银龄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红马扎宣讲团”等10余支红色基因宣讲团和60余支基层宣讲团队,开展红色宣讲活动近5000余场。邀请45支家长志愿服务队、10余支“五老”志愿者服务团、10余位非遗传承人等参与课后服务辅导,开展了运动、艺术、科技、手工等六大类70余项课后服务。同时,市关工委严格落实眼健康工作检查机制,投资1800万元,为全市中小学校更换成保护学生视力的桌椅和灯光。

信用荣成微信公众号
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