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人物】小菜摊传递大诚信——山城里平凡人的坚守
每天清晨6时,天还没有大亮,在广西南宁的一座小县城里,一位老人已在自己家的菜地里忙活了起来。7时,刚刚从菜地摘下、分拣好的番薯叶、空心菜、韭菜、甜瓜等时令果蔬便新鲜“上市”了。
阿婆认真整理自己种的蔬菜,准备摆放到“无人菜摊”
老人居住在马山县林圩镇兴隆村伏远屯,菜市场就在屯口的小卖部旁边,老人将装满蔬菜瓜果的菜篮拿到这里摆放后,便去忙别的事,村民拿走一把蔬菜或一个瓜果,就往系在菜篮上的塑料袋里放1元钱,8时许,老人便来收走空菜篮和钱,明早装满蔬菜再来,如此这般日复一日。这便是在马山乃至南宁小有名气,坚持了十多年的“无人菜摊”。
“无人菜摊”的出现其实源于一次偶然的“邂逅”。屯里的覃美鸾老人回忆,10多年前的一个早上,她摘了一篮子菜回家,途经屯口时停下跟人聊天,把菜篮子随意摆在路边,路过的村民看到菜篮子里新鲜的蔬菜便问道:“奶奶,你种的菜这么多,家里人吃不完吧,这菜卖不卖?”她爽快回答“卖啊!”不一会儿,村民便你一把我一把地把菜全买了。
覃美鸾老人想着自己家里种的蔬菜吃不完,不如就拿到屯口,卖给村里有需要的人。于是,覃美鸾老人便时常将富余的蔬菜扎好拿到屯口,村民有需要自己拿,给个1块钱表示心意就可以。
村民自觉付款,购买“无人菜摊”的蔬菜
屯里的老人大都有自己的菜园,常有吃不完的蔬菜。覃美鸾老人的行为带动了其他老人,不少老人也把吃不完的蔬菜摘掉烂叶,一捆一捆地扎好,拿到菜市场出售,“无人菜摊”就这么慢慢形成了。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让林圩镇乡村产业充满生机,为“无人菜摊”增添了人气。周围村屯的村民每天去林圩镇工作会路过屯口的小卖部,有需要时就顺带捎上一把蔬菜。渐渐地,周围的群众都知晓了伏远屯有一个方便的小菜摊,“无人菜摊”的名声便这样散开了。
十多年来,在这个没有来来往往的人群、没有此起彼伏的吆喝、没有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的小菜摊,老人坚守诚信,只卖新鲜的时令果蔬,无论品种、无论市场价格,皆售1元。无数顾客也没辜负老人的信任,都自觉地付钱购买蔬菜。这是诚信和信任的双向奔赴,既成就了平凡人在平凡生活里的不凡表现,也折射出马山这座文明山城的诗与远方。
(来源:新华信用)
- 发布时间:2023/01/09
- 发布时间:2023/01/09
- 发布时间:2022/08/23
- 发布时间:2022/08/04
- 发布时间:2022/05/16
- 发布时间:2022/03/04
文章搜索